ID523655227

济风堂伙夫

[旌奚]山有木兮——萧元启视角


话说41集元启那货说你俩聚散离合这么多年的时候,俺真的是打死橡皮筋的心都有的。估计连元启都是早就知道平旌喜欢林奚,而平旌自己不知道。
细想,元启算是他们感情的一个见证人吧。毕竟从大同府到金陵,到北境,他全程都在。而且还拿过女二剧本挑拨他俩关系。嗯哼,以他的视觉写一写今夕吧。

。。。。。。。。。。。
。。。。。。。。。。。
萧元启第一次见到林姑娘,是在大同府的济风堂。
她和萧平旌二人,俱是一身夜行衣,自段桐舟处脱身回来。
无法无天的长林二公子负了伤,年轻的医女关切地替他查看。
那时,他便在门外听着。萧平旌还是一如既往地得上天眷顾,在宫中得皇帝宠爱,家中有父兄护持,即便在外遇险,也有美人相救。
还真是天生的福气,他不由笑了笑。
而后,三人合力查沉船之事,他看到平旌有意无意地逗那姑娘,心底总有些羡慕。
他自幼长在金陵,恪守家训,偶见闺中女子,也只是行礼问候,从来不曾这般与姑娘家言笑。
少年老成的医女性情清冷,沉静寡言,可每当听平旌絮叨不止的时候,林姑娘那双清澈的眼里,总能得见几分柔色。
在廊州的夜里,他因第一次杀人而惶然。
平旌听得林姑娘指引,来与他喝酒谈心,心底的郁结经一番吐露后后,他才有所舒缓。
后来,细心体贴的医女又来替他处理日间留下的伤口。
夜灯下的姑娘眉目平和,神情凝重,颇有些老气横秋的意味,让他觉着诙谐。
他不由得想发笑,复又想起她与平旌的对话——"劝慰之言大多空乏,但此时如果有朋友相伴,总是好过没有的。"
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是如何练得这般稳重又通透的?
他也想像平旌一般逗逗她,引她展颜,可张口踟躇半晌,却只吐出一句"有劳林姑娘。"
仿佛只有萧平旌才能在她面前言说不停,半晌得不到回应也不觉尴尬。
返京路上风餐露宿,过得艰苦,他原本锦衣玉食惯了,连日来尽食些干粮,难免有些不习惯。
大军路过淮水的时候,寒潭小神龙在冬日里下河摸了几条鱼上来,算是给他加了餐。
晚间,他和元叔坐在一起烤鱼,却见平旌将最大的一条鲫鱼取了剖腹去鳞,清洗干净,又生火,熬了一锅奶白浓香的鱼汤。
"林姑娘,路上风餐露宿怕是辛苦,喝些鱼汤吧。"
少年端着一大碗汤,体贴地献殷勤。
然而姑娘却似乎并不想领情——"多谢二公子。我常云游在外,已然习惯了。"
"诶,我都熬好了,你好歹喝点吧。你看你都瘦了……"
"我大嫂说,鱼汤滋补,最适宜女子了……"
少年一直唠叨不停,直到姑娘接过碗,饮尽了汤,他才得意地笑了笑,露出两颗好看的虎牙。
元叔看着这俩孩子,笑得颇有深意:"真是一对璧人呐。"
萧元启也看得心中艳羡,却也不忘诽腹,平旌张扬跳脱,林姑娘温婉沉静,算是哪门子壁人。
返京以后,莱阳太夫人染恙。
她原是有诰命在身的,请宫中太医署看诊也不难,可萧元启却独独去了济风堂。
他总想着,请林姑娘来府里,也好让母亲见见。
可再见时,他却看到,林奚扶着萧平旌的手,入了长林王府的车辇。
"泰叔,我们回去吧。"
调转马头的时候,他似未察觉到自己话音中的寥落和怅然。
后来,他与好友吃酒时,听其无意间言及,长林世子妃对济风堂的林奚姑娘很是中意。
小小医女怕是要攀上高枝了。
他听得这番碎语,不知为何,心底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苦涩。
那日,他饮了足足半坛茅台,回府时,步伐已有些踉跄。
再后来,林姑娘的消息 他已无力去关切了。
因为他的母亲出事了。
皇帝说,他的母亲罪孽深重,只能薄葬远郊,不得立碑。
他在家戴孝三月,终日哀恸。
母亲是他世上唯一依赖之人,如今离他而去,他真成了孤儿一个,偌大府邸,只余他茕茕孑立。
出了孝,他开始到外边走动,仿佛听到了,长林世子妃的妆盒之事,是林姑娘发现的。
她终究,是和长林府站在了一处么?
那个曾经让他有所幻想的姑娘,最终,只是停留在了大同府的记忆里。
一如他游历北方时见到的腊梅,再美,也不过惊艳了那一个寒冬。
。。。。。。
长林世子度血救弟之事,萧元启是悉数知晓的。
萧平旌醒来后奔赴北境,与他一道的,还有林奚。
萧元启愈发觉得,上天待某人实在偏爱。
他受伤,自有父兄拼死相护,纵是千里从军也有林姑娘相随。
他心中不忿,为什么萧平旌能将这天底下所有好事都占了去。
终于,在萧平章死后,他将那件事情,吐露了一二,并且引得萧平旌去质问林奚。
尽管那样的做法,有违君子之道。
他的离间很成功,林姑娘最终离开了。
他知道,那般清寂的女子,心一旦有了所属,便不会再容下旁人。
即便二人相隔千里,也再无人能走进他们中间。
他使计断了他们的当下,却断不了山水相逢的缘引。
而后,萧平旌远赴北境,他也随着一起。
一年多的戍边岁月,清苦寂寥,可他却觉着,每每望着漫天黄土,长河落日,总那么一瞬的解脱。
这塞外边城的风沙,竟比金陵的满城烟柳更加真切。真切地让他感知到自己活着。
霜雪打磨了少年的棱角,让萧平旌愈发英姿勃发,掩去了昔日的江湖气,倒显出几分俊逸儒雅。
这一年,他变得沉稳了,隐隐有了几分当年长林世子的影子。
可萧元启却知道,越是刻意,便越是放不下。
故而,在那一次莫山反击偷袭后,他刻意提了林姑娘的名字。
意气风发的怀化将军果然变了脸色,一整夜不再说话。
而后,大渝之行归来,同归的有林奚。
一年多未见,她依旧清丽柔美,只是眉目间愈发温婉了些,望向平旌的眼眸里,更多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这样含情脉脉的林姑娘,他是从未见过的。
沙场英雄再有如何的热血,只怕也情愿沉溺在这样的柔情里,无法自拔。
可此刻的萧平旌,却无心儿女情长。将林姑娘晾在一边,许久不去理会。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他会踱步到庭院里,望着姑娘窗子里的烛火失神。
分明尽在咫尺,尚不若远在天涯。
萧元启觉得莫名解气。世事岂能尽如人意,这世间不如他意的时日太多太多,他已无力去质问上苍。
如今,也总算能得见长林二公子这般落寞寂寥的时候。
。。。。。
重返金陵的时候,又是一个腊月,满城花木凋零,可帝都皇城冠盖满京华,没有半分萧瑟之意。
秦淮河畔烟波画舫,流光熠熠。
妙音坊的曲子还是那般婉转凄美,如泣如诉,而姑娘们唇上的胭脂红也还是记忆里的样子。
萧元启觉着这一切,恍如隔世。
归来,他已不再是少年。
而昔日赫赫威名的长林王府,也终于迎来了隆冬。
怀化将军斩落大渝二十万皇属主力,却以抗旨逆君之名论处。年逾花甲的长林王,在这一个冬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长林封府,北境军易帜。
金陵城的风向,又要变了。
此刻的莱阳侯,是蛰伏的猛虎,静待来自东海的机遇。
萧平旌在琅琊山上的两年,他去探听过他的消息。
他不信,那般绝世惊才会这般就此隐去,悄无声息。
他也探听过林奚的消息,那个特立独行的姑娘最终没伴着那人同上琅琊,而是独自去往西南边陲,湿热之地。
那一瞬他仿佛明白了,林奚那样深闺之外的女子,寻常人是驾驭不了的。
半年后,东镜之战,墨淄侯如约而来。
莱阳侯府的机会,终于到了。
横空出世的英雄短短数月收复七州,一时间,他的名字传遍了庙堂江湖。
茶楼酒肆里说书人的段子,都变成了莱阳小侯爷之名。
金陵城,迎来了新贵。满城的闺阁千金,也迎来了新的梦里人。
金殿封赏,他不要功名封爵,却求娶荀氏长女为妻。
这一番求赏,让满朝文武好一番笑闹,皆道莱阳侯年少风流,不爱江山爱美人。
然而,兵权,王爵,即便此刻不求,将来也会有。
可与荀氏相交的机会,却是不能错过。
两年前,初见荀家安如时,他尚为怀化将军麾下一员,而她,是太后掌上明珠。
原本,是无论如何也般配不起的,可如今,他涅槃而来,这一段姻缘,便是门当户对,佳偶天成。
却扇的那一刻,他是真心欣喜的。
红烛下的女子,娇颜若桃李,铅华灼灼。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态浓意远,且淑且真。
他的妻子,是名门淑媛,品貌出众。
想来,最适安居内宅的。
软玉温香在怀,他心满意足。
大同府遇到的那一株寒梅,终究是太过清冷,超脱尘俗之外,缺了烟火气。
而他的心,需要热度。
。。。。
琅琊山上,再见萧平旌时,他已是闲云野鹤,不问世事。
只是意料之外,他看到了林奚。
她安静坐在平旌的身侧,为他们添置茶水。
依旧未嫁女子的装束,此刻却像个贤妻,为丈夫招待着外来远客。
几年未见,她倒是没怎么大变。
都说医家善于保养,如今看来,当是不假。
对于林奚的年岁,萧元启并不十分清楚,但大略也能猜到,她应是与平旌相仿的。
至今未有归宿,当算是老姑娘了。
只不过她还是清水出芙蓉的模样,倒比他的安如还要灵动些。
谈及东海战事时,他有意避开林奚。可萧平旌却留下了她。
他只觉得可笑,这等大事也要留下女人。
可瞧他二人对视间默契无间,眼眸中流转的依靠与信任,又不免让人想到折子戏里唱的神仙眷侣。
当萧平旌握住姑娘的手,告知他,开春成婚的消息时,他面上直道恭喜,但心底,却不知是酸是涩。
下山的时候,他回首再望琅琊,此处的山水实在是养人啊。
过往种种,终于在这里,有了一个交代。
。。。。。。。。。
。。。。。。。。。
。。。。。。。。
咳咳,不要怪我把元启写成了林姑娘的迷弟,毕竟我们奚eo这么油秀,有几个迷弟也正常吧。
嗯,没错,不能算是暗恋,只能算是迷弟,好感有余,但爱恋不足的那种。就像小男孩倾慕邻居大姐姐那样。
。。。。。。
贴吧里一个吧友的话很有意思,说元启和平旌对待媳妇儿的区别,真的是云泥之别。
这个切入点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如果有大神就这个点分析一下就好了。。。。。

评论(30)

热度(308)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